查看原文
其他

形上学方法36:儒教与中华文明之复兴乃释道二教复兴之前提

孟晓路 四学书院 2021-03-14

21.3儒教与中华文明之复兴乃释道二教复兴之前提

儒教与中华文明重兴之前,单独之佛道不可能有大兴之机缘。


21.3.1原本关系:释道对于儒教及中华文明之依赖

上文已言天下诸教实可分为经教子教与器教,儒教是经教,佛道耶回是子教,科学教是器教。经教是一统,子器是多元。故唯经教可统摄诸教,诸子器不可当此也。经教政教一体,为在朝之王官学,负有全面建构文明之责任,子教唯是教,为在野之百家学,生存于经教文明之养育中,不参与政治经济制度之建设与运转,唯在教的方面作为经教之补充。故儒教与中华文明乃是一体,儒教等同于中华文明也。


释道则生存于中华文明之中并为儒教之辅助。儒教造成的中华文明的整体政治经济教育环境是释道赖以存在的母体,农业文明农耕生活适度的人文化留存的广大自然界构成释道教存在的自然背景,道在山林,天下名山僧占多,远离人群的清幽环境为瑜伽实修提供了良好条件。


历代君主一般都护持释道,不仅组织译经,出资建寺度僧,且设立度牒制度,对欲出家者进行严格考试,保障了出家人的优良素质。国家对二教的管理是其不逸出正轨的重要保证。在儒教大环境下成长的饱读诗书之人已具备扎实的做人基础,出家后即可直接向上修炼二家的瑜伽工夫以求成仙做佛,而不必再讲究做人。正因在出家前已在儒教中打好了做人基础,故虽出家后不再重点讲究此事而主要用力于上求,也不会出问题;而且这在儒教中打下的做人基础,本身就是无论修习禅净密还是修习炼丹的必备最佳基础。


儒教不仅是基础,儒教又极其高明,极高明正大之儒教又成释道之统摄者与引导者,使之不偏离正轨。正如上文已言,三教已结成缺一不可的婚姻,因儒教已将做人治世这一部分负责起来,故佛道两家可专力于向上。若无儒教,则两家势必成为空中楼阁。不仅上求落空,基础既缺,又乏统摄引导,一定会出很大问题。



21.3.2今日释道衰败之因:因儒教与中华文明崩溃从而寄存于夷化文明之中备遭科学教之摧残

辛亥已还,儒教与中华文明全面崩溃了,科学教取儒教而代之,中华用夷变夏已成为全面深度夷化的现代文明。苟延下来的佛教道教不得不寄存于科学教文明之中接受科学教之改造与摧残成为科学教之附庸。这个新教和新文明是一切形上学的死敌,假以时日,在这新教的统治下,新文明里将不再有任何形上学。事实上,佛道是作为不受欢迎者异教甚至敌人寄存于这个新文明之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新文明的一切都似乎构成危压。


工业文明造成的人口爆炸和席卷一切的城市化使人类占满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未经人化的自然界已基本不存在,名山每天都有无数游客蜂拥而至,到处都在修路开发旅游开发经济。没修公路能住茅棚的山是越来越少,隐修者只好把茅棚搬向更深的山里,但没住几年,这里又开发了,路又修到了山脚下,政府还要求这些住茅棚的出家人帮着搞旅游。而且山区到处在开矿伐木建工厂,环境污染,生态严重破坏。


但是住山真修者的最大威胁是假修行。许多出家住茅棚者是假装修行,以此为幌子来化缘搞大钱。他们打着真修者的旗号去化缘,要真修者加入他们的行列听其指挥干坏事。若不从,就搬弄是非甚至武力相向,叫这些人修不成只好走人。瑜伽实修在现代文明里已经很难找到实行的处所和环境。天地之大,竟已容不下一两个真修之人,吾人所处的是怎样一个世界?


从此角度说,人间佛教淡化实修,转向散心修为,也是迫不得已。总之,佛教的转型并非出于主动而是被迫,故佛教衰败的责任还是要归于科学教和现代文明,佛教界那些改革的大师有些还是颇值得同情,他们是为了拯救佛教而迫不得已。现在的国家对佛道的态度不是护持,而是限制和控制。限制就是限制人数和规模,至于教徒的素质则漠不关心。

度牒制度久废,国家放弃了度僧的考试,比丘素质低下与此直接相关。国家对宗教的管理不善,也是佛道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儒教坏了,二教也就失去了统摄和基础,不衰败不可得也。在现代工商业大环境中成长受科学教教育出来的人不懂做人,三毒炽盛,这样的根器,出家后寺院的道风普遍又差,本来希望出家后变好一些,但事实上达不到,甚至还退步了,比不上在家时,还不如不出。这种根器状况确实不适合修学瑜伽行法,但因这是传统教法的主业,虽然人间佛教不搞这些,但是在惯性下,还是有许多人在弘扬这个,这样就非出问题不可。


目前教界真是乌烟瘴气,怪象丛生,都与儒教坏了,从而佛道教法缺乏必备的基础也缺乏高明的范导有关。科学教对佛教的改造和摧残前文已详,此不赘。总之,教法衰败的罪魁祸首是科学教和现代文明,此无疑义,彼不可得而辞也。


故佛教道教复兴的前提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驱逐科学教和夷化,一方面是儒教与中华文明的复兴。


科学教和现代文明终将导致人类之毁灭,人类之前途与希望唯有复兴儒教和中华文明。时贤多致力于彻底改造三教以期与现代文明永久相适应,志于做中国的马丁路德,比如牟宗三先生之新儒学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等乃此中最有影响者,这个方向究竟而言是大错而无前途的。故还是不要做中国的马丁路德,路德本人正是现代化和现代文明之始作俑者。吾人运用圆通之智慧,可以对三教暂时加以适度调整,但其目的不是舍己从人,为与科学教现代文明永久相适应;而是为了保存自身集聚力量,时至则彻底驱逐科学教和夷化,最终全面彻底地复兴三教和中华文明。


21.3.3儒教与中华文明复兴之次第

在旧著中,作者提出:从鸦片战争夷夏易位到未来中华重新主导天下,都可以看作中华文明为了曲成地保守自己的文明自性而连续地应对西方文明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退却阶段与复兴阶段。用体用模式来描述这一过程就是:中体中用中体西用西体西用中体西用中体中用,两端是中华文明,中间就是应对西方的过程。


从同光自强运动开始到清朝禅位属于前一中体西用阶段,自辛亥革命至今属于西体西用阶段;下面很快要迎来中体的逐渐复兴了,故即将进入后一中体西用阶段,此后进一步去西用复中用,最后结果就是中华文明的彻底复兴,即进入中体中用阶段。


复兴大约是退却的逆过程,两者大致呈现两侧对称;所以可以退却的过程来预测复兴的步骤。退却过程是这样的:先是科技经济(洋务),再是政治制度(戊戌变法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再是教育制度(蔡元培在民初的教育改革),最后是价值信仰(新文化运动文革)


作为退却的逆过程,复兴只能从从某些先知先觉的个人和团体的价值信仰开始,因为这是最先可行的一步。紧接着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国民教育中恢复中学之主体地位;实行这一步的困难也不大,但有了这关键的一步,中华文化的复兴就顺理成章了,这里的中华文化确切说就是指以儒教为经教释道为子教的中华三教,而只有中华文化才能为以后的中国与世界的大转轨提供最深厚的动力。


此后下一步是在政治方面复兴传统,重建中华政教;最后是在科技生产方式方面,带领世界复兴中华的正当方式而去现代化,走出工业文明复兴农业文明。退却过程由外而内,复兴过程由内而外,正数理之自然。


详见《中国世界观看世界与中华文明复兴》一书第二部分之4。


故全面说儒教和中华文明的复兴也需要释道提供助力。特别是到最后一步要引导世界走出工业文明,必须复兴少欲知足之人生观,于此释道较儒教尤有力焉。



21.3.4儒教未大兴之前释道之致力方向

现在三教都已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又有重兴之机缘。面对共同的敌人科学教和现代文明,自家人应一致对外,内部要团结,相互提携着慢慢积聚力量,一起走向复兴。愚意目前释道至少应致力于如下诸事:


其一大力破邪显正。首先要认清对正见正法威胁最大的敌人是科学,在《二谛衍论》一文中笔者就从世界观和量论两方面说明了,为什么科学一定是一切形上学死敌的原因。


首先科学教的世界观不承认自业,把精神、心灵、心理都解释成物质性的东西,也不承认有南州共业之外的其他的共业,只承认这个南州共业,并错认为唯一的客观世界。所以科学的天文学宇宙观虽然号称认识范围有几百亿光年之多,但是在我们看来确是极其狭小,因为它还局限在这个南州共业的小小处所之内,此外的无穷重的共业空间,它都不知道,那无穷重的自业空间,它更不承认。


所以科学这个唯一的客观世界真是一个横扫一切的东西,它把多数的存在都否定掉了,不承认有其他的共业,所以就废掉之,不承认有自业,亦废弃之。这样科学就会废弃一切的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的前提是自共业中人道之外的时空境界的存在,形上学就是在自业和共业里上求比人道更高的境界。科学只承认人道这个境界,不承认有之上和之下的境界,所以它就会废弃一切的形上学。这是从世界观上说,科学必然要废弃一切形上学,一切的经教子教都要废掉。


从量论上来说,科学的经验,就是我们人道共业俗谛世界里的外部公共经验, 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和主体间性,认为这个就是学术的唯一对象。对于不合这两条的不具可重复性或唯自内证的经验一概不予承认,所以它拒不承认现量。认为所有唯有自知的经验都不是学问的对象,不能登入学术的殿堂。所以科学教的心理学还是物理学,根本不承认唯自所知的维度。我记得在上人民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个心理学的讨论会,他们在讨论自省的方法能否成为心理学的方法,结论是不能,只能靠实验方法,这种有主体间性有可重复性的 实验方法才是心理学的唯一方法。


这个自省的方法不被承认,这种唯自所知的经验不能成为心理学的对象。所以主流的心理学派还是把心解释为神经信号,解释为神经和大脑的物质性运动。马克思哲学也是如此,我们从小接受的一个典型命题就是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其实就是电信号,这完全把自业给取消了,只承认物质。而一切的形上学都是上求之学,而凡是上求主要都在自业里上求,它的经验多数是自感的自内证经验。科学认识论对经验的这样一个看法就导致它对现量的否定,对自内证经验的彻底否定,认为这不是学术的对象。所以说从量论上来说,科学也会彻底地极其蛮横地取消一切形上学。


以上吾人就从缘起说与量论两个方面找到了科学是形而上学死敌的原因。这里就涉及到了我的很多佛教道友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佛学与科学的问题。他们总是想调和佛学与科学,喜欢说佛学是科学,但是吾人说:你说佛学是科学,人家承认你吗?你跟人家调和,人家跟你调和吗?你说佛学是科学,人家还是说佛学是迷信。


不要一厢情愿了,不要搞佛学与科学的调和了,我们从以上两点已经深刻认识到,科学与佛学乃至与其它的形而上学势不两立,有你没我。所以调和只是皮毛上的调和,只能是糊涂与自欺。因为在这根本的两个方面有重大分歧,不共戴天,哪能调和呀,调和不来。所以在科学教势力独霸的今天,我们也不用谄媚科学了,还是要破斥它,把它破掉。


今日要发扬正教,不是谄媚科学所能走通的,此路不通。要想发扬正教还是要大力破邪显正,破斥科学,你和他调和,死路一条。一味调和,你不破它,你那些自内证的经验怎么成立?在根本处就不和,怎么调和?科学根本不承认有自业,不承认有更高的共业,没有神识灵魂,没有天,没有轮回,形上学的根据何在?科学用它的缘起说认识论可以给形上学以强大的破斥,一味调和不把科学破掉,怎么树立自己的正学?


没有办法。所以调和派相当尴尬,因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无法在调和的路线上树立佛法的尊严,佛法的正当性和真理性树不起来。所以还是不要黏糊了,还是快刀斩乱麻,用精深的正见认清不可调和的现实,还是先分开为好。所以跟西学,想一步到位地合是做不到的。总是要先分后合,徒知和而和,在儒学内部都做不到,何况是跟西学呢?所以还是先分后合为好。


经教质朴其义理系统亦浑略。佛教极其高明,其义理系统亦完备无匹。于今日天下交通学术失范古今杂学纷呈之大势下,欲整理天下学术得其头绪,恐舍佛学之义理系统莫由也。在三教中唯佛教最长于论辩说理,佛教因明学即天下学术中最为严密合理之论辩之学,依因明可建立如理如法的学术论辨机制,可如理如法地尽破诸邪说而显扬正法。


论辩说理乃佛教之长,故佛教应承担起破邪显正的艰巨任务,不仅护持自教,而且要护持三教以及一切正教。笔者《佛学与西学》一书即是以佛学之完备义理系统来破斥西学显扬正法之作,欲知其详可参看。



其二代弘儒教。目前乃至很久的未来,复兴儒教之任务都最为迫切最为首要。但是目前儒教的力量也最为弱小。儒教只在民间有一些个人信仰者和一些很松散的团体,全国性的组织比如中国儒教会还不知何时能建立起来。无论人数还是组织力财力信仰水平,佛教都大大超过儒教。故佛教应放弃门户之见,以宽广的心胸代弘儒教。


愚意,佛教向人间佛教之方向用力,也是由于看到了做人教法缺失的问题。但是与其改造佛教让佛教去管做人,不如代弘儒教,让儒教去管。当然代弘儒教不仅是出于济世的考虑,对于佛教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原因前文已述此不赘。故代弘儒教,就绝对是当代佛教智慧的抉择。



其三提倡释道之徒补儒教课。前两条是从宣教而言,此条及下条着眼于教内建设。阙儒教做人基础,个人修行上不去,整体道风更会出问题。所以现有的在家出家之徒有必要实行儒教补课也。在家教徒尤为必要。无论在家出家,四书孝经总是需要精研的。方式或自学或寺院组织教学,课本则以朱子四书集注为主,辅以十三经注疏中相关的本子。不要图省事,看现代人的注本。要求义理融会贯通,且要见之实行。在家人还要补弟子规的课,背熟践行。


其四加强修证。此点对于出家教徒尤为重要,因为出家之主要目的即是为专修瑜伽行法也。此而不为,不但出家成为无意义,而且出家生活也难维持,个人的梵行以及整体道风很难不败坏。在家教徒也要加强工夫修证,因为三教所优于耶教等西教者,即在于吾有行法而彼则无也。故于耶教徒已上亿数中国大有耶教化危险之今日,三教要阻止耶教之迅速扩张,必须发挥自身之优长。而我之最大优势即在于行法也。有行法则有实证,在这个科学时代,此确系东型之最大优长。


若在家出家皆用力于真修,则必有种种效验切实可指,智慧开发,记忆力增强,身体性格皆向好的方向发展,信心安定烦恼浑忘,这还是最初步的效验,循路上进,证诸果位亦可期;以视彼在耶教者无如理之行法,日事于谬误之祈祷,无切实效验可指,徒凭迷暗之胜解以及穿凿附会以维持信心,日日与内心之魔鬼相搏斗;必易于获得科学时代重实证重效验的人们之信从也。从方法看上,东型行证为主之方法确更象科学也;若宣教时着力发挥佛道的行证特色,必易于得到时人之好感也。


总之,从发挥自身优长之角度看,人间佛教也是歧途错路,因为放弃了瑜伽行法也就不会有证,也就把佛教矮化为耶教一类的世间宗教水平,但是比世间法如组织力慈善事业学术运作乃至文化软实力甚至搞阴谋等等,佛教如何与耶教相比?人间佛教放弃了佛教最大的优长,以自身所短去与耶教相争,如何能竞争过耶教?故放弃瑜伽行法是错路,加强真修实证是出路。


其五取消佛学院,发起各宗寺院律寺禅寺教寺复兴运动。佛学院乃人间佛教之策源地,其实,佛学院就是寄生于寺院丛林之内不断散发人间佛教毒素来破坏佛教的毒瘤。所以欲阻止佛教西化,欲驱逐人间佛教,让佛教恢复健康,必须割除佛学院这个毒瘤。取消了佛学院,也就消灭了西化的教学体制模式和内容方法。这样,传统寺院也就是传统佛教的教学体制模式和内容方法即传统佛教就有了复兴的前提。故传统寺院复兴运动就是传统佛教的教学体制模式和内容方法的复兴运动,也就是传统佛教复兴运动。


前文已言,寺院本来就是佛教的教学场所,而佛教乃以教学为核心,所以复兴传统寺院的体制模式,就是复兴传统佛教的教学也就是复兴传统佛教。律寺精研戒律并严格实践持守戒律之生活并负责为所有宗派授戒。教寺还要再分宗派如华严天台法相三论,专研自宗之经论,并辅以自宗之行法如四法界观十玄门观空假中三观四寻思观五重唯识观八不观等。


禅寺恢复严格按照丛林清规运转,上堂说法出坡劳动常年三时坐禅闲时连续精进打禅七等。鉴于全国寺院以禅寺居多,而禅宗大致已无实际,故保留少数名寺以延续禅宗之门庭,其余改为净土寺或密寺。专研自宗之经论为辅助,以修自宗之法为主,净土则持名观想念佛,密宗则修三密仪轨。



21.4论今日形上学之出路在真言与净土
吾师唐法师发挥创自冯达庵大阿阇黎之法流一词,以此来说明佛法各宗之盛衰演变,诚然抓到了关键发前人所未发。

21.4.1法流与正像末
在佛教源流中,冯大阿阇黎提出了法流与气流两概念,法流即净性之流也,气流即染性之流也。故法流气流皆是性流也,染净粗细不同,二者交加吾人身心各为诸佛境界与众生境界之支持者。在吾人法流细弱,气流粗强,故佛境恒为众生境界所掩,无所觉知。若能以法加强法流,使超出气流之上,则众生境界隐去而佛境现前。

故佛法之实际,无非加强与把握法流之道。正如一切电器必须接通电流方能发挥效用;修行一切佛法,吾人身心必须接通法流方有实际法验。正如冯大阿阇黎云:声闻得之,乃能实证阿罗汉果,否则假名阿罗汉而已(見法华经);菩萨得之,所修五波罗蜜乃称真实,否则相似波罗蜜而已(見大般若经)。至于习人天乘者,得此法流,能立跻菩萨之列,否则世间慈善家或政治家而已。

佛法可分为释迦佛法系与他方佛法系,前者即净土宗外之显教,后者包括密教与净土宗。区分之根据即在支持之法流不同,前者乃以释迦佛为源头的法流支持,后者则以他佛之法流支持。

唐法师以为释迦佛法系有正像末之演变,其内在根据即在于化身释迦佛系统之法流随着释迦佛之入灭有从强到弱到极弱之变化也。化身佛系统的法流都是从释迦传承者的肉身放出并依赖于其肉身而存在的法流。此种法流固以释迦佛为总源头,释迦入灭初期,证果之大善知识多,法流强大,是为正法时期;其后证果者少,法流变弱,是为像法时期;再后证果者极稀少,法流极弱,是为末法时期。

21.4.2论释迦系各宗之已无实际
一般说法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有说正法一千年;无论是哪一种,现在都早已进入末法时期。正法时期,教行证具足;像法时期,有教有行而证已稀少;末法时期,只有教还在,实行者稀,证果者极稀。现实状况正是如此,佛教还在,实行方面,真实持戒者都很少,真修定慧瑜伽工夫的更少,证果者全世界都很难見到一个。

法流是佛法之实际与关键,而修习释迦系佛法行者之法流来源唯是来自肉身现存于人间之证果者的当面加持。当人间的证果者已极稀少,全世界都难找到一个的时候,则绝大多数释迦系行者根本见不到证果者,也就没有了法流来源。所以在今时的释迦系佛法也就徒存形式,不再有实际了。无论南传上座部佛教,还是中土之禅宗,皆是如此,重解之三论法相天台华严更无论矣。

上世纪初虚云老和尚在泰国讲经时入定九日,轰动全国,国王及士庶官绅竞相皈依。可见南传佛教在百年前能入定者已极稀少,何况百余年后的现在?又何况现在之证果者?今时大陆台湾之禅宗也难见到一个见性的人,都是法卷传法,传法已徒存形式。弘扬参话头真实修证之禅宗的都很少了,多数是生活禅人间佛教的一套。

21.4.3今日能有实际之修法唯有真言与净土
那么目前他方佛法系之法流状况又是如何呢?支持密宗与净土宗者皆是受用身放出之法流,受用身永恒存在,故受用身法流亦永恒存在无有强弱变化也。受用身法流遍在于其佛所化之区,普贯众生身中。若能以法加强并专注把握之,皆能显其作用。密宗与净土之修法即加强并把握受用身法流之法也。上文已言,法流乃是佛法之实际与关键,释迦系佛法因行者已无法流来源,故已无实际;密净之行者皆有无处不在无时或断稳定可靠的法流来源,故说今日能有实际之修法唯有密宗与净土。

密宗以三密来加强诸佛法流。冯大阿阇黎所谓以身密提其因,即种种手印;以口密润其根,即种种真言;以意密详其境,即种种净观。三密齐施,行之有恒,则诸佛法流日盛于心,渐脱众生气流笼罩,佛境渐显;终则泯除气流,佛境自在现前。

净土宗以持佛名号或观想佛境来加强诸佛法流。前者当密宗之口密,后者当意密。且其修法之得来允许自学或学人辗转相传,不需灌顶。故净土宗可视为密宗之简化普及形式。

净宗人恒言:末法时代,唯依净土得度;并非纯出于自赞。

冯大阿阇黎在壬午(西历1942)年修订《佛法要论》时于大乘篇之末加一段按语,按语云:“大乘教力,一生成办而三根普被者,原属净、密二宗。此书脱稿之日(甲子夏至),吾国唐密尚未重兴,藏密亦只流行西北。出版之后,密宗始渐兴盛,故末段文字独主净土。但修持之人,苟于佛法大意茫然不知所谓,纵有成就,亦属低下。上列五篇,乃摄取五乘纲要而通诠之。修净者固须研究,修密者亦不可不明晰也。

体引文中大阿阇黎之意,亦是于今日佛法独倡净密两宗也。盖大乘佛教,能一生成就者本有三宗,即禅与真言净土是也。然禅宗唯摄上根,能三根普被者则唯真言与净土也。上根即在古昔亦属少数,时值末法,上根果尚有其人乎?难得见也。

故在唐朝,南禅终于取代北禅成为当时及以后中国佛教之主流,本亦有其问题,以南禅本系唯摄上根之法,不当普传人人习之也。中国佛教自唐已还即走入下坡路,不可不谓与此有莫大之关系。今日人根更逊,加之师力不存,故无论自根器方面还是自法流方面言之,禅宗皆当不再居主流之地位,而应将此位置让与真言与净土。

21.4.4论末法时代密宗之净土宗化
佛法之衰落亦与众生之根器愈下有关。密净唯因此,释迦系再加法流之变弱。故皆有末法也。末法最后之一句弥陀也终将断绝,即进入无佛法时代。

在末法时代由于根器之劣,虽法流未有变化,修密宗有证者亦日稀,所证亦日浅也。如此则为密宗阿阇黎者之水平已较正像时期大大下降。在师力与根器都已出现质变之时,密宗或许有大加改革之必要矣。改革之点主要就是不再设阿阇黎,从而法之传承方式以及师之地位都将有改变。学习密法不复必须灌顶;密法基本公开,允许自学及学人间展转传习。灌顶之设,在通过阿阇黎之特别加持给学人种下强有力之法种也。今师力极弱甚至全无,灌与不灌,鲜有区别,故可取消也。师之功行道德学问尔尔,尚如昔日事师如佛,一定给学人之学法造成许多障碍,甚至师生关系都很难有终,对师有如实之认识是顺利学法也是处好师生关系之前提故。

故在这两方面,密宗可能都要向净宗学习:密法公开,允许自学及学人之间展转传习。师就是儒家所理解的闻道先于我而传我道解我惑之师也,不是聖人,更不是佛,也不需或者说不可视之为聖人和佛。一切如实认识,不需迷信与人为拔高。

21.4.5论大轮金刚真言乃末法时代密宗之出路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乃专为末法时期所说之法,佛指出:末法时期应行持咒法门,欲行持咒法门,则当先持大轮金刚真言也。经言:“佛告金刚神汝等金刚今于此会闻秘密之法又闻持咒之法。速先诵大轮金刚陀罗尼神咒,汝不持此法门者,一切诸咒纵令有验,犹有行伪盗法之罪(按正是由于上小节已指出的末法师力不存亦难遇真实传承故灌顶徒有其表故虽灌只等于未灌故已经灌顶者若不修大轮金刚真言仍有盗法之罪因虽经灌顶实等于未灌之故故佛此处已指出此真言实有替代灌顶之作用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无量天仙金刚菩萨无量药叉一切鬼神等,善听吾言,当为汝说此灌顶神咒。诵二十一遍,能成一切咒法。善事速得成就。”

经中指出了一条替代灌顶从而可以自学持咒法门的出路,就是先诵大轮金刚真言二十一遍,即可自习一切咒法,不仅免于盗法之罪,而且能够得到成就。冯达庵大阿阇黎亦曰:“末法之时恶类鬼神及诸天魔竞相为患,善根众生得仗诸陀罗尼防卫之;但未得真传者须先熟习(按精熟修习也)大轮金刚印明以除障碍。佛所以称此真言为灌顶神咒者,因此真言之作用即在于使一切法轮如愿顺利而转也。

诵此后一切法轮皆如愿而转,即相当于灌顶后修一切咒法皆得成就也。诵此真言,即相当于从阿阇黎处受灌顶。故诵此真言,可代替灌顶。那么为何佛要为末法众生指出这样一条自习持咒法门之路呢?显然是隐含了佛认为末法时期密宗应以自习为主之意思。师力已无,灌顶徒有形式;故指出代替灌顶的办法即修大轮真言也。故吾人上节之对末法密宗改革之意见,实际都已隐含于此经之中。

21.4.6论今日禅密两宗当相资
冯大阿阇黎曰:密宗行者,以达般若波罗蜜为正机,未达者只作旁机(见《大日经疏》)。禅宗行者,以达般若波罗蜜为到家,未达者只在半途。两宗宗要,不惟相通,更可谓禅为密因。换言之密宗原资禅宗而向上。禅宗透关不易,所谓密宗正机能有几人? 则有方便妙法焉。盖先以旁机资格,仗三密加持力,修成月轮观;由此归于般若波罗蜜,即升正机也。此不惟密宗殊胜之方;禅人苦参不得要领,正不妨藉以透关。换言之,禅宗可资密宗而速成。两宗既属相资,绝无可争之处。”(《禅宗明心见性与密宗即身成佛》,《佛法要论》上208页)

由日本反哺而重兴之中土密宗经冯大阿阇黎之手眼,已将禅宗之精华尽行汲取,真正贯彻了禅为密因密宗原资禅宗而向上之宗旨。即今日唐密行人在旁机阶段,当熟悉禅宗之宗旨见地与修法以为透关之参考与资助。

明清时期禅宗憨山虚云等祖师亦多提倡,当行人参禅参至种子翻腾时当持愣严等咒以济之。上文冯大阿阇黎已指出依自力参究之法透关极不易,难得其人;仗三密力修月轮观则较易成功。故今日禅宗实有借途密宗以求透关之必要。此当系禅宗在末法时代之一条重要出路。大轮金刚印明之提倡以及密宗之净土宗化则为禅宗借途密宗提供了极为方便的途径。

21.4.7论儒家密教借途佛教路径之变更:先前是借途禅宗,今则当借途真言也。
儒家中确有一个明心见性之教法名为儒家密教,引而未发不成系统不甚具可操作性,故有儒密借途佛教之必要。宋明时禅宗犹有实际,故理学多借途禅宗。今日禅宗徒具形式,能有实际者唯密宗与净土。净宗以信愿为主,又唱欣厌;密宗以行证为主,即事而真;比较而言,儒家于净土较远而与密宗为近也。故儒密今日可借途于密宗。

21.4.8 人类形上学之出路
本书通过如此大的篇幅达到的结论就是佛法乃人类形上学之大致唯一的出路。因为形上学四大问题,这四曼里的四种对立不管哪一种,只有通过佛法才能真正地有所解决。像第一种羯磨曼里的路线,整个印度文化都在此处致力,中土道家也于此用功,但只有到小乘佛法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个不生不灭的问题。法曼路线,哲学竟是背道而驰,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加深对立;只有佛法法相宗能真正解决名事对立的问题。

三昧曼路线,儒家亦在此用功,方向结果皆与佛法同,然此在儒家为密教,言之未详,亦非系统,乏可操作性;故事实上儒密多借途于佛法也,无佛法,儒密并不能独立传续。大曼路线,婆罗门教耶回犹太诸教皆在此用力,然都未脱迷信谬误,所证在恍惚是与非是之间,唯密教有究竟如实之见地,能究竟解决大曼中之问题也。故形上学诸问题,他教无一能完全解决,唯佛法能之也。故吾人以佛法乃人类形上学之大致唯一出路,当为不谬。

故佛法之出路,无异于人类形上学之出路也。此出路即是密宗与净土。


21.5论各安其本位之三教乃未来人类教法之主体
儒佛一体,三教一致。儒释道三教本皆从本性流出亦同归于见性;又经过两千年之磨合,早已结成完美婚姻,配合互补,共同引导人群走向究竟之觉悟与幸福。常途有言:儒以治世,释以治心,道以治身;确实不差。

在今日时势下,对古人教法进行某些调整是必要的,但其目标是复兴传统的教法和生活方式,而非永久性的改变自身以适应科学教和现代文明。三教相互需要相互配合之处实多:如上文已言,儒教所造成的中华文明乃道释二者之母体,儒教为二者之基础又为其统摄引导;佛教长于论辩说理,故可承担破邪显正以护持三教之重任,又佛法长于行法,儒密可资佛法而速成;道教长于炼身,可为儒释提供身体基础等等。故三教缺一不可,必须一同复兴。
未来人类教法,当以儒为经教释道居子教之首,三者共为全球之主流与主体,也就是传统中国的三教模式要推广到全天下。

其余东西正教可于其本土为辅助居于子教之末,不需在全天下推行也,如印度教在印度,伊斯兰教在中东,东正教、天主教在欧美,这就是儒释道和其他教法的关系。历史上,高丽朝鲜越南诸国之接受中国文化正是在这样一个框架下进行的,即全面移植中国的三教模式,以儒教为经教,作为立国之本,儒教经典既是政治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官私学教育的主体内容,这些国家都普遍设立了太学和各级学校,亦长期实行了科举制度;以佛道两教居子教之首,亦以国家的力量弘扬之。其本土宗教则居子教之末,为三教之辅助,如萨满教之在丽鲜,道母教之在越南,国家皆任其自存,俟其渐渐化入三教之中。

相比三国中国化发达之区,日本之中国化则欠充分。有大海之阻隔,不似三国皆与中国接壤,中国光照不足故也。日本之教化大致以儒教为政教之本,国家亦以国力弘扬佛教,道教未得国家支持,任其在民间发展;本土的神道教由于与皇室传统结合在一起,地位与儒佛等。道教地位过低,神道教地位过高,即日本中国化不足之显证也。

总之吾周边诸国之情型可为未来世界各地全面中国化之小型预演,汉字圈外之儒化圈其初阶,日本其进展,丽鲜越则其近于成也。本节内容可参見旧著《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之5.6。




形上学方法1(目录)

形上学方法2:序

形上学方法3:三大学术规范

形上学方法4:三大学术规范对比

形上学方法5:西方学术规范已进入全面危机中

形上学方法6:论北大模式的问题

形上学方法7:彻底走出西方学术规范,复兴固有规范

形上学方法8:形而上学方法总论

形上学方法9:形上学诸路线

形上学方法10:形上学诸路线之比较

形上学方法11:哲学史演变之脉络

形上学方法12:哲学的分派、评价(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穷途末路)

形上学方法13:西学的演绎归纳方法与印度因明学之比较

形上学方法14:普遍必然规律

形上学方法15:形上学基本问题之层次

形上学方法16:西方宗教之形上学剖析

形上学方法17:从语言角度看东西形上学之差异

形上学方法18:道家

形上学方法19:修行的资粮和前行

形上学方法20:四禅八定

形上学方法21:小乘出世道路线

形上学方法22:权教与实教之区别

形上学方法23:实大乘法相宗

形上学方法24:实大乘空宗

形上学方法25:儒家

形上学方法26:儒家与道家、禅宗关系

形上学方法27:禅宗(一)

形上学方法28:禅宗(二)

形上学方法29:气脉明点
形上学方法30:生死中阴

形上学方法31:密宗之唐密路线概述

形上学方法32:密宗之藏密路线介绍

形上学方法33:密宗之唐密和藏密关系

形上学方法34:净土宗

形上学方法35:人间佛教的问题




白鹿洞书院讲道统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全集)


孟晓路简介:

孟晓路,字庆弗,号童庵,当代中学大家。1970年生,河北献县人。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迄今一直在河北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有儒教、佛教、中西文化比较等。主要著作有《圣哲先师——孔子》、《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寒山诗提纲注解》、《七大缘起论》(2008年出版)、《佛学与西学》(2009)、《形上学方法》、《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2013年)、《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2014年)、《西学之中学渊源》(2013-2014年)、《佛教真面目讲记》(2012-2014)、《论周官》、《天下制度形上原理》(2019年)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